周六下午的阳光透过美术馆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,吕文扬站在元诚最新作品《城市边缘》前,双手插在深灰色风衣口袋里,微微仰着头。画布上那些看似杂乱却充满韵律的线条让他不自觉地眯起了眼睛。
"这幅画的构图,像是在解构现代人的孤独。"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吕文扬猛地转身,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"段元?"
站在他面前的男人穿着剪裁精良的深蓝色西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与记忆中那个总穿着皱巴巴T恤、头发乱糟糟的建筑系学生判若两人。但那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,吕文扬一眼就认出来了。
"真的是你!"段元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,"我刚才在入口处看到签到表上有你的名字,还以为是同名同姓。"
"十年了,"吕文扬感觉喉咙有些发紧,"自从你去了深圳,我们就再没见过。"
展开剩余83%"十一年零四个月。"段元纠正道,随即两人都笑了起来。这是他们大学时的老习惯——段元总是精确到月份,而吕文扬则习惯性地四舍五入。
他们并肩站在画前,沉默了片刻。吕文扬偷偷打量着这位曾经最亲密的朋友。段元的眼角已经有了细纹,但整个人的气质更加沉稳了。
"你还在写艺术评论?"段元问道,目光依然停留在画作上。
"嗯,给几家杂志供稿,偶尔也做策展。"吕文扬笑了笑,"收入不高,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。"
段元点点头,没有立即回应。吕文扬知道他在想什么——大学时他们经常争论这个问题,段元认为才华应该转化为实际收益,而吕文扬则坚持艺术的价值不能只用金钱衡量。
"你呢?还在做建筑设计?"吕文扬问道,尽管从段元的穿着打扮,他已经猜到了答案。
段元摇摇头,嘴角浮现出一丝自嘲的笑容。"转行做金融了,现在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分析师。"他顿了顿,"收入是以前的五倍。"
吕文扬注意到他说"五倍"时语气中的复杂,既不是炫耀,也不是完全的满足。
"我们去看看元诚的新系列吧,"吕文扬提议道,"听说他这次尝试了全新的表现手法。"
他们沿着展厅慢慢走着,在一幅幅作品前驻足。令吕文扬惊讶的是,尽管多年未见,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和评价依然出奇地一致。段元会在他想开口评论前说出他心中所想,而他也能准确预测段元会对哪类作品产生共鸣。
"记得我们大二时逃课去看双年展吗?"在一幅抽象画前,段元突然问道。
"怎么不记得,结果被教授抓个正着。"吕文扬笑道,"你当时辩解说是去'实地考察城市空间艺术'。"
"而你补了一句'艺术史也是建筑师的必修课'。"段元接上他的话,两人相视一笑。
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仿佛就在昨天。吕文扬记得他们曾约定毕业后一起开一家融合建筑与艺术的工作室,段元负责设计,他负责艺术指导。但现实总是比梦想骨感——段元拿到了深圳高薪工作的offer,而他选择了留在艺术圈挣扎求生。
"说实话,我没想到你会来看元诚的画展。"吕文扬在一幅名为《归途》的作品前停下,"你以前对他的评价可不太友好。"
段元凝视着画中那条蜿蜒向远方的路,表情变得柔和。"人是会变的。这两年我开始重新思考很多事。"他转向吕文扬,"包括我们当年的争论。"
画中的道路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,远处是模糊的城市轮廓。吕文扬突然觉得,这幅画像是为他们此刻的对话量身定做的。
"金融行业怎么样?"他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段元深吸一口气:"钱很多,成就感很少。"他苦笑一下,"每天面对数字和报表,有时候我会忘记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条路。"
吕文扬没有说话,只是轻轻拍了拍老友的肩膀。他能理解那种迷失感——在他最困难的时候,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。
"你知道吗,"段元继续说道,声音低沉,"我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大学时画的草图,是我设计的第一个建筑。每次看到它,我都..."
他没有说完,但吕文扬懂。那是一种对未竟梦想的怀念,对另一种可能的人生的想象。
"你后悔吗?"吕文扬轻声问。
段元思考了很久,最后摇了摇头:"不全是后悔。只是...有时候会想,如果当初坚持下来,现在会是什么样子。"
他们走到展厅的休息区,点了咖啡。透过玻璃幕墙,可以看到城市的天空线——那些段元曾经梦想设计的高楼大厦。
"其实我一直有关注你的文章,"段元突然说,"你去年那篇关于城市公共艺术的评论,观点很犀利。"
吕文扬惊讶地抬头:"你还在读艺术评论?"
"偶尔。就像..."段元寻找着合适的词,"就像保持一扇窗开着,让自己不至于完全窒息。"
这句话触动了吕文扬。他忽然明白,段元从未真正放弃对艺术的热爱,只是把它藏在了西装和报表的背后。
"元诚下个月有个小型座谈会,我会主持,"吕文扬犹豫了一下,还是发出邀请,"你要来吗?"
段元搅动着咖啡,没有立即回答。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,吕文扬看到了他眼中闪烁的犹豫和渴望。
"好。"最终段元点头,嘴角扬起一个真诚的微笑,"把时间地点发我。"
离开美术馆时,暮色已经降临。两人站在台阶上,一时不知如何道别。
"下次见面,别等十一年了。"吕文扬半开玩笑地说。
段元认真地看着他:"不会了。"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吕文扬,"这次,保持联系。"
吕文扬接过名片,也递上了自己的——一张简单的手工纸名片,上面只有他的名字和电话号码,背面是他手绘的一朵小花。
段元看着那朵花,笑了:"你还是老样子。"
"你也是,"吕文扬回应道,"只是包装更精致了。"
两人大笑起来,笑声在美术馆前的广场上回荡。路灯亮起,为他们脚下的路铺上一层温暖的光。吕文扬想,也许友情就像艺术一样,即使经历时间的洗礼,真正的共鸣永远不会消失。
发布于:浙江省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